“吃得好不如住得好。”在旅途中,一个酒店是否安静舒适,已成为影响旅途舒心指数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今年春节酒店行业“一房难求”,业内人士表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增长,本该“回本回血”的酒店、民宿,面临更严酷的考验。动辄上涨数十倍的入住价格侵蚀消费者口碑,让酒店业遭遇挑战。
本想“报复性消费”,却被消费“报复”了
今年春节假期,探亲访友、外出旅游,机票、酒店、景区消费等订单超速增长。据文旅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春节期间跨省游的比例超过六成,其中有超过四成的游客选择提前预定的消费方式。面对“报复性消费”浪潮,不少酒店从业者和民宿老板顺势提升客房价格,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的房价都够住五星级酒店了。”从上海到云南一个小众景点旅游的刘先生并未体会到与售价等值的服务。然这并非个例。同样有不少高端酒店,平时售价1400元/晚的房间,在春节期间对外却挂出了4588元/晚的价格。一些清醒的酒店从业者在这些“热闹”的景象和持续上升的数据背后,看到了另外一种事实,春节的消费浪潮并不能代表整个酒旅行业的火爆。
赚钱还是赚口碑:强需求的背后服务要跟上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有酒店相关企业约为228万,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最多,约为31.2万家,年度增速为18.59%。
在民宿方面,则有着更大的新注册增长率。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有民宿相关企业约为15.8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最多,约为3.4万家,年度增速为27.4%。
从“满房”“增长”到“开门红”,春节假期让全国范围的酒店、民宿老板们感受到温春。业内人士称,作为行业从业者,不能只看到春节假期人口流动和旅游需求旺盛带来的“强需求”,肆意涨价依然会触动顾客价格敏感、或强服务需求的“脆弱”神经。一时的提价销售,能增加当日或一段时间的流水和利润,但不能赋予消费者超出自身环境、资源等诸多能力限制的溢价服务,反而是在消耗和透支自己的品牌和信誉。对于整个酒店、民宿行业而言,品牌“竭泽而渔”将让其在长久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想用一个假期的时间去赚回三年的亏损,不切实际。”成都一家特色民宿经营者表示,“做酒店、做民宿,是一个长期积淀和迭代以不断匹配我们顾客要求的过程,要将目光看长远。”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虽说供需决定价格,但在价格背后,经营者是否能提供匹配价格的商品或者服务,才是定价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春节假日和疫情防控放松的短时红利,“竭泽而渔”的思路是毁灭性的。行业应该理性应对、顺势而为,并且在服务场景、品牌策略、硬件设施等产业持续探究升级,才不失为长久的健康发展之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冲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