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森宁
3月12日,国内盐湖提锂龙头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发布业绩快报。
(资料图片)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7.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06%; 营业利润213.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01%。利润总额214.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48.65%;基本每股收益2.940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71%。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19.83亿元,较年初增长6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52.38亿元,较年初增长170.36%。
公司公告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580万吨,销量约494万吨;碳酸锂产量约3.10万吨,销量约3.02万吨。报告期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2022年,国内碳酸锂价格飙涨,现货一度涨至超过60万元/吨,但自11月以后,受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国内碳酸锂价格不断下探。截至2023年3月13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跌至36万元/吨,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较最高位跌去约40%。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将影响到今年一季度以及全年盐湖股份的业绩。
据介绍,盐湖股份是青海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省属国有企业,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卤水提锂产能位列全国第一。
3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盐湖股份方面了解到,2022年,公司碳酸锂产能为3万吨/年,其中1万吨工业级碳酸锂,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目前正在新建的4万吨/年的锂盐产能预计在2024年前建成,项目包括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年产2万吨氯化锂,总投资约70.82亿元。
据了解,目前盐湖股份的锂盐是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钾肥生产后排放的老卤水中提取而来。据公司介绍,公司钾肥生产排放的老卤量约有2亿立方米/年,其锂离子浓度在200-250毫克每升左右,即每年排放的老卤中锂资源折合氯化锂为20-30万吨,该原料液为锂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也提供了极大的成本优势。
此前一度有传闻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的“盐湖提锂”技术将在青海省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建设中大规模示范应用,该技术将解决我国盐湖锂镁资源勘查及高效综合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难题,使锂的提取成本从3.5万元/吨降至1.5万元/吨。
对此,盐湖股份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公司跟王磊团队已有接洽,未来可能会有合作,但其同时也表示,目前公司已有的盐湖提锂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据其介绍,在众多的盐湖提锂技术路线中,盐湖股份选择了“膜+吸附”方法,目前公司盐湖提锂的技术、设备、吸附剂都为自有。
2022年,公司的盐湖提锂成本控制在了4万元/吨以内,低于国内锂辉石提锂和锂云母提锂的平均成本。2023年公司的提锂成本是否能够进一步下降?公司负责人表示,这要取决于向子公司蓝科锂业收取的管理费的变动情况。目前,蓝科锂业是盐湖股份碳酸锂产能的主要承担方。
而对于此前外界关切的盐湖股份与比亚迪合作的600万吨碳酸锂中试项目的进展情况,盐湖股份公司方面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中试由比亚迪方面主导,有样品生产。
2016年,盐湖股份、比亚迪合资成立了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为何六年多过去,中试项目进展缓慢?盐湖股份方面表示,因为双方此前就盐湖提锂的技术选择上有过分歧,目前中试项目采用的是比亚迪自己的提锂技术。
此外还值得关注的是青海省组建盐湖集团的进展。今年1月,青海省政府发文表示,2023年12月底前将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引入央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有序推进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
据了解,青海柴达木盆地中33个大小盐湖是我国盐湖卤水资源主要聚集地,盐湖资源累计探明储量约4000亿吨,占全国盐湖资源的50%以上,盐湖类型以硫酸盐型为主。
美丽的察尔汗盐湖
其中,盐湖股份所依托的察尔汗盐湖是世界第二大盐湖,也是国内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盐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钾、镁、锂等自然资源,总储量为600多亿吨。其中仅氯化钾表内储量为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氯化镁储量为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00万吨,氯化钠储量426.2亿吨。
据《青海日报》报道,为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建议,要加强盐湖资源开发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形成上下游、全方位协同推进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循环利用的合力;协调央企共同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资金要素保障。
作为青海省主管的省属国有企业,盐湖集团是否已经开始参与到中国盐湖集团的前期筹备中?对此,盐湖股份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此工作由青海省政府主导,公司将会全力配合,但目前青海省政府方面尚未有进一步的明确细节出台。
据了解,目前盐湖股份的股东组成中,前五大流通股东分别是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银行青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