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日前,在2023科创金融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应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良好生态,进一步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倾力浇灌,这同时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表示,近年来农业银行在“金融赋能创新”方面形成了“商行+投行”的科创金融服务路径。一是加大科创金融“量”的供给,强化科创领域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力度;二是拓展科创金融“面”的覆盖,满足科创企业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寻求科创金融“新”的突破,聚焦实践理念、产品谱系、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四是推进科创金融“质”的提升,着力加强集团合成、数字化转型和专业队伍建设;五是推动科创金融“圈”的构建,打造科创金融服务的开放合作“生态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表示,风险定价与风险配置是金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而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创新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因素使得金融与科技创新产生了天然联系。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需要改变金融的底层逻辑,即从基于物的信用,转向基于人的信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科创活动、科创企业是基于人的创新,投入的主要是智力、知识和思想,属于轻资产领域,基于物的信用,就会导致无论是贷款还是上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都会遇到信用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科创金融,要先“道”后“术”,改变底层逻辑,然后才是模式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戎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着新科技新产业即将改变“赛道”的赶超机遇期,但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内部约束,同时外部也面临着各领域激烈的竞争环境。为此,需要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政府需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在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交叠发展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要共同发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高水平循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聚焦直接融资层面,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总部副总经理、安徽公司总经理贾冰雁指出,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当前面临民营资本参与度低、长期资金不足和税收较高等问题。从机构投资角度来讲,股权投资机构应关注“国家未来”,重点投向新能源、数字经济以及我国科技短板所在的领域等,追求持续合理的回报。“由于资管新规的限制以及民企投资存在困难,募资正成为风投行业最大的瓶颈,商业银行可适当予以支持。”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指出。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张晓晶建议,首先,要避免脱实向虚,要降低金融相关成本;其次,要发挥民营企业在承担风险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先天优势,重点理顺国有主导的金融体系如何服务好民营经济以及科技创新;再次,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在风险定价和风险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记者 马春阳)

推荐内容